跳出“低阶循环”的怪圈这个旅推动基础训练提质增效_爱游戏平台app下载/爱游戏体育官网网页/爱游戏登录入口

跳出“低阶循环”的怪圈这个旅推动基础训练提质增效

来源:爱游戏平台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4-09-20 21:31:12

  前不久,第74集团军某旅某连组织阶段性训练考核,列兵李锦浩一举拿下3000米跑和轻武器射击两个课目第一。

  这是一段逆袭之路。入伍前,李锦浩的体能素质并不突出,且身材偏胖。刚下连时,李锦浩被分配到该旅某连,各项训练成绩很一般,他的信心受到打击。

  “新兵基础训练不扎实,以后在军营中成长会受特别大的影响。”该连张连长曾多次获全旅比武第一名,率班组参加国际军事比赛一举夺冠。在他看来,强化新兵基础训练是连队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针对李锦浩的真实的情况,张连长和班长骨干主动开展帮扶工作,对李锦浩的身体机能来测试,为他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强体能从减体重做起,改善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睡眠,循序渐进加大有氧运动量;提成绩从强体质做起,一步步提升耐力、爆发力、反应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个月的科学训练,李锦浩奋起直追,不仅成功减重,在全连3000米跑考核中取得第一名,还在轻武器射击考核中打出50环的好成绩。此后,他以多项优秀成绩获评连队当月“训练之星”……最终,李锦浩成为营里首位登上训练“龙虎榜”的列兵。

  “‘金牌连长’带出‘全优新兵’”“新兵荣登训练‘龙虎榜’”……了解李锦浩的故事后,大家都说,这是他个人努力和连队帮扶的结果。在张连长看来,李锦浩之所以进步很快,除了连队培养和个人勤奋努力,更离不开旅队基础训练体系的转型升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打赢能力不一定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从基础训练阶段踏实走起。但年年打基础,绝不能“低阶循环”。只有创新求变,走出新步点、练出新成效,才能使战斗力建设厚积薄发、不断攀升。

  结合学习贯彻全军基础训练现场会精神,该旅探索创新教学组训模式、优化训练保障条件,官兵基础训练的热情进一步激发,训练转型发展换挡提速驶入快车道。

  “罗义晧,18个,成绩良好!”考核员报完成绩,列兵罗义晧从单杠上稳稳落下。他的手臂在微微颤抖,脸上挂满笑容。

  单杠引体向上18个,这个成绩,在全连并不亮眼。但对罗义晧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突破。

  刚入伍时,罗义晧体质弱、基础差,曾因肩部脱臼受伤。他骨子里带着倔强,咬牙坚持通过结业考核。肩膀伤病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心头。

  新兵下连后,连长发现罗义晧的担忧,通过谈心了解到他有长期服役的打算,心里不免犯愁:短期考核可以靠拼劲,总不能每次都冒着受伤的风险,况且参加演训任务也会受一定的影响。与指导员商议后,他们决定带罗义晧跨过这道坎。

  经过部队医院数次问诊、检查,罗义晧的肩部伤情逐渐明晰。结合专业体能康复师的建议,连队为罗义晧制订训练计划:单杠练习时,发力方向比习惯用力方向刻意偏一个角度,避免肩胛骨脆弱处反向受力引起脱臼。用力习惯养成后,还能改善肩部肌肉结构,不仅能避免伤病,还能提高成绩。

  经过一个多月矫正训练,罗义皓的训练成绩显著提升。连队的耐心帮带,让罗义晧重拾信心。

  “每名新兵都有自己的优长与短板,打好基础就得做好精细化训练管理。”该旅领导说,像罗义晧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打牢战斗力建设根基,难点在于把准共性之外的个性、补齐长板背后的短板,必须摸清训练底数,针对不同课目、不同人员因人施策,避免单一性、同质化,才能实现整体能力提升。

  “恭喜张步萱通过资格认证!”前不久,经过3个月跟班值勤、3次考核,话务员张步萱成功通过资格认证,开始独立担负值班任务。看到这一幕,班长白雪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下连之初,张步萱背记能力偏弱,导致情况处理效率低、错情多,加之她的家乡口音偏重,造成她在话务专业考核中成绩经常垫底。

  “以往我们会利用专业记忆法和方言纠正法训练新兵,但并非对谁都适用。每名战士的短板弱项和接受能力不同,应对新问题要寻找新方法。”作为专业骨干,白雪曾代表连队在各级比武中取得佳绩,为连队培养出一批业务能手。

  针对张步萱的性格特点,白雪通过请教专家、教学研讨等方式,动态更新“记忆宫殿法”“故事联想法”等学习方法;口音纠偏方面,她通过反复测评,最终挑选出2款适合张步萱的普通话训练软件,并利用读书、读报等时机,开展速度训练……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张步萱的专业成绩提升很快。

  举一反三,白雪还将新兵划分为记忆强化组、播音强化组、打字强化组,因材施教,采用科学方法提升训练质效。看着新战友一步步成长,她明显感到:发现个性才能找准短板,依靠精准训练才能实现因材施教。

  大漠戈壁,风沙席卷。一场训练结束,该旅某连中士李静中带领班组迅速投入训练数据整理和技战术指标分析中。

  每次训练,李静中都会认真钻研技术升级与训法创新,同时作为班长、教练员,他更注重通过实战实训经验改进教学组训方法,为返营后的新兵训练提供实践支撑。

  “未来战场是体系对抗,每个战位都在发挥作用,新战友能否‘跑步进入战位’,关乎整体战斗力提升。”新装备、新课目训练时,他总是思考“如果是教新兵,我该怎么做?我该怎么教?”李静中认为,教练员教的是打仗本领,要在实战化训练中思考教学,没有两把“刷子”拿什么带出过硬队伍。

  最近,列兵陈治宇正协助李静中完成装备技术检查。尽管入伍时间不长,但陈治宇刻苦好学、敢于创新,在李静中的用心培养下,已成长为连里的“技术小能手”。

  过去,由于教学组训人才未能形成梯次配备,官兵转隶、退役造成教学骨干流失,对新兵训练带来一定影响。为此,该旅实施“优秀教练员孵化工程”,探索形成“基础训练积累、比武演训检验、教学实践评估”的人才抓建模式,建立健全教练员梯次配备体系和评价机制,保障人员队伍接续不断档。

  谈及老班长,李静中感受颇深。那几年,每逢驻训任务结束返营,班长王福雷会带领李静中等年轻骨干召开“诸葛亮会”,复盘战场经验、共研教育学生的方式,并利用阶段训练考评、专业复训补训等契机,检验教学组训质效。

  王福雷是旅里响当当的“专业大拿”,多次被各级评为“优秀教练员”。在人才“酵母”催化下,不少像李静中一样的年轻教练员梯次接续、勇站排头——

  某连下士柴多多跟随一级军士长郭彬,经历多次任务摔打磨砺,在旅组织的专业比武中荣获第一,并获评“金牌操作手”,他也成为所在专业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教练员;某连女兵陈媛媛在班长章萍萍的鼓励帮带下,主动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集团军报务员集训,以综合第一的好成绩获评“全优学员”,现在已经成为最新一批新兵训练的助理教练员……

  近年来,该旅先后有10余名官兵被南部战区陆军评为“首席教练员”,40余名官兵在集团军以上教练员比武中斩获佳绩,优秀教学骨干活跃在训练一线,带动一大批新兵“苗子”加速向战拔节成长。

  装备修理工间内,该旅某连一级上士晏文达面对教学黑板,一边调整教学思路,一边修订授课教案,为新兵训练做准备。

  作为“专业大拿”,晏文达不仅技术过硬,带兵也很有一套。这些年,他不仅带领班组完成多型主战装备中修能力认证,还为连队培养出一大批修理专业人才。

  去年初,晏文达组织修理分队开展基础训练,新兵赵皓焊接电路板的操作引起他的注意:针对一组密集引脚,赵皓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使用刀头烙铁精细作业,而是在工具箱里翻找出尖头烙铁进行替换,配合助焊膏和焊锡丝,很快完成作业,而且焊接质量不输传统方法。看到这一幕,晏文达感到惊喜,也对传统作业模式进行反思。

  读大学时,赵皓学的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下连后被分配至修理分队。赵皓将大学所学知识运用到训练中,创新焊接作业的方式方法,优化了操作步骤。

  “平时也自学过一些新方法,但在真正实践中还是习惯使用老方法。”晏文达说,有些传统教育学生的方式是一代代班长骨干通过传帮带延续下来的,奥秘在于如何通过刻苦训练提高操作水平,缺少创新。而现在的新兵学历慢慢的升高、学习能力越来越强,面对信息化武器装备和新的作战理念,训练方法必须不停地改进革新升级。

  之后,针对装备维修特点,晏文达带着赵皓一同研究改进电路板焊接的方法,并重新修订了训练教案。

  “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共同研战谋战的过程。”该旅领导认为,科学组训的方法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用心探索、动态更新,才能推进基础训练转型升级。

  无独有偶。某连列兵董小在训练中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训练积极、能吃苦,下连一个多月,随连队参加营战术训练。

  由于班组临时战斗减员,董小受命独立执行一段陌生地域的线路架设与撤收任务。撤收时,他创新作业方法,却出现非常明显卡线,影响到训练成绩。

  走下训练场,董小一脸失落。班长盛兴辉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大胆创新,改进技巧。”董小通过认真钻研,在随后线路架设课目训练中,积极调整跑线习惯,有效解决卡线问题,提升了撤收效率。

  董小的新方法给盛兴辉带来启发。在随后教学研讨与实践中,盛兴辉发现这一新方法能有效提升专业训练成绩,他随即修订教学方案,将新方法引入其中。此后,盛兴辉还鼓励董小发挥专业优势,创新组训方法,集智破解难题,他个人的教学“锦囊”也得到不断充实。

  “前浪传帮带,后浪奔涌来”,类似的场景经常在这里上演。像盛兴辉和董小一样,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官兵实现能力螺旋上升,推动部队军事训练加快转型升级。

  下连后的第一次体能考核,我拼尽全力跑完3000米,成绩显示及格,但还是进入连队的体能训练“加强组”。

  明明成绩及格了,为何还要放到体能训练“加强组”?一段时间,我有些不解,日常训练也提不起劲头。直到上级组织的一次实战化训练考核改变了我的观念——一天时间里,考核从掩体构筑、自救互救、轻武器射击等单兵通用技能,到线路架设、网线制作、线头接续等专业基础技能,一连10余项课目连贯考下来,我已精疲力竭。

  拿到考核成绩,我感到本领恐慌:很多平时训练感觉并不难的课目,在实战化环境连贯考核时,由于自身体能储备不足,导致实力难以稳定发挥。

  “未来战争强度更大、难度更高,体能不行又怎么能完成好使命任务?”复盘会上,连长的话如一记重锤敲击在我的心中。连长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体能训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如平地起高楼,地基不稳必然影响上层建筑。只有扎实打好基础,脚踏实地练强本领,才能取得长足进步。”

  从那时起,我开始苦练体能、挑战自我,努力提升个人军事体育训练成绩。每天,我身背装具、腿绑沙袋,跑完3000米几乎全身湿透;器材场上,我在战友的指导下,通过单杠训练臂力,手上磨起了一个个血泡……几个月下来,我的体能训练成绩得到明显提升。

  有人说,所有的事情最难得的是坚持。在日常训练生活中,当我们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面对,一切终将不同。只要多下些实打实的功夫,夯实基础,军旅之路就会从容不迫。

  2022年,我再次被南部战区陆军评为某专业“首席教练员”,感受荣耀的同时,我深感肩上担负的使命责任。教练员如同军事训练的“酵母”,一茬茬新兵走进军营,能不能练就过硬本领、能不能打胜仗?教练员怎么教是关键一环。

  入伍24年,我经历多次装备更新换代,打仗本领也在迭代升级。每当年轻骨干问我:“怎样当好一名教练员?”我都会说:“教好打仗本领,得与时俱进、反复淬火。”

  那年,恰逢新装备列装,我与战友参加完接装培训后,便随部队执行演训任务。由于人与装备磨合期较短,那次演训,我们仍旧是依托老经验操作新装备,导致训练成绩并不理想。

  “老经验玩不转新装备,新领域必须掌握新本领。”任务归来后,我和战友做的第一件事,是根据新理念修订新装备操作手册和专业教案。半年后,又一批新兵下连,我们依托新教案给新兵们讲原理、做示范,带着他们练实操、研战术,新兵的训练成绩明显提升。

  推动基础训练提质增效,离不开过硬的教练员队伍支撑。可以说,教练员队伍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基层部队的战斗力建设。作为教练员,我们应当主动打破旧观念、摒弃旧方法,在施训理念、组训方式中多一些创新,才能引导官兵练就适应未来作战的打赢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