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经济日报》第8版刊发文章《青岛以科学技术创新链动未来产业》,以下为报道全文:
不久前,青岛华赛伯曼医学细胞生物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TIL细胞1类新药——HS-IT101注射液用来医治晚期实体瘤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成为山东省肿瘤治疗领域首个细胞基因临床批件。“我们在研发工艺上实现突破,效率提高近1倍。”青岛华赛伯曼医学细胞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青说。
华赛伯曼在基因技术方面的突破,是青岛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青岛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以专业园区建设强链补链,初步构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通用航空等十大新兴起的产业,超前布局基因与细胞、空天信息等7个未来产业,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已成为青岛链动未来的强引擎。
青岛创新奇智研发出工业大模型、海尔研发出智慧家庭首个垂域模型、海信研发出用户都能够自由创作的电视星海大模型、赛轮研发出全球首个橡胶轮胎行业大语言模型……目前,青岛有10多个已商业化应用的行业大模型,同时储备了一批在研大模型,参数规模普遍超过50亿级,凸显其在人工智能技术上呈现连续突破之势。
通过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青岛发展新兴起的产业的重要路径。海信就是靠在高端画质处理芯片技术上的突破,实现芯片产业的突破。2022年,海信成功研发出中国首颗自研8KAI画质芯片,填补国产化超高清画质芯片的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研发的显示时序控制芯片,占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3%,稳居国内首位。“我们研发芯片用了20年时间,在没有参考、没有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摸索、试错,最终形成万亿级颜色的效果展现。”海信视像科技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王烨东说。
山东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人工智能平台型公司,开创性提出了平台化解决AI视觉碎片化场景模式,创办了全球首家视觉算法商城。“我们自主研发的开发推理平台,能兼容80%以上国产化芯片,实现国产化算力底座替代。”山东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政府事务总监王道林和记者说,他们通过不断降低算法开发门槛、提升开发效率,促进算法快速部署与行业场景落地,目前已服务全国超3000家政企客户,覆盖300余个行业。
据悉,极视角已深入城管、交通、园区、地产、零售、能源、制造业、工业等各行业场景,打造了一系列典型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将从本地开放出大量原创AI场景,向全国推广,实现在人工智能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的首发首用,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AI赋能百业。”王道林说。
目前,青岛在十大新兴起的产业发展上,既有龙头企业引领,更有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突破,即便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也都有各自的技术优势,由此形成了以技术突破为引领的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4月底,两家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合肥贝斯兰湿法设备总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6亿元,主要生产湿法加工泵及泵用零部件;科新微电子芯片设计总部项目总投资9亿元,主要建设功率半导体产品研发中心、测试中心。两个项目投产后,将强化上下游环节的衔接,填补青岛市相关产业领域空白。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产业链企业,是青岛强链补链的法宝之一。青岛树立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导向,确立了“链长挂帅、专班主抓、区市主战、链主企业主建”的推进体系,着力引进重点项目。今年以来,青岛各条新兴起的产业链链长,组建了多支由政府部门、链主企业、金融机构、专业招商公司组成的联合招商团队,马不停蹄奔赴招商一线招引重点项目,推动一大批相关企业落地。
“青岛的原则是弥补产业链短板,力争在重点领域形成优势。”青岛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卞成介绍,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产业链涵盖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各个环节,力求每个环节都有特色,“设计领域已拥有60余家企业,在电视画质及主控芯片、无线通信芯片、高端功率器件、国产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制造领域在功率半导体器件、BCD特色工艺、逻辑芯片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封测领域拥有新核芯高端封测项目采用的晶圆级、扇出型等先进封装技术;装备领域在沉积镀膜设备、半导体材料切割装备等领域形成特色;材料领域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领域形成一定集聚效应”。
与此同时,青岛通过建立专业园区,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目前,青岛已有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氢能与储能等8个专业园区挂牌,挂牌园区众多产业链企业集聚,促进了产业链企业无缝衔接。
走进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新型显示产业园,京东方青岛生产基地智能化车间里,自动化产线灵活运转,一批批产品接续下线,产能爬坡不断提速。而在与之一路之隔的万达光电(青岛)智造生产基地内,4条SMT贴片生产线开足马力,通过空白电路板经贴条、印刷、SPI检测、贴片等多道工序后,一批批产品成功下线并打包入箱,即将发往京东方青岛生产基地。“目前我们的产品日产量接近4万片,主要是供应给京东方。”万达光电(青岛)智造生产基地项目负责人贾海平表示。据悉,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已吸引近30家京东方上下游配套厂商集聚。
专业园区建设推动青岛新兴产业链集聚和深度融合,也推动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目前,青岛聚焦的十大新兴产业,小的已有百亿元产业规模,大的已超千亿元产业规模。
日前出台的《青岛市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要在基因与细胞、未来网络、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技术、海洋物联网七大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企业。
位于上合示范区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项目,就是青岛在空天技术领域布局的重点项目。“我们已成功发射了两个轨道面共计20颗卫星,实现卫星轨道面级部署。两年内将完成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一期72颗卫星部署,实现全球实时数据通信服务。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二期将扩展至168颗卫星,实现全球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为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消费类电子等领域提供高可靠、低成本的应用服务。”青岛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晟介绍。
在基因与细胞领域,青岛重点发展基因检测、基因诊疗、海洋基因药物等产业,集聚规上企业33家,国字号创新平台8个。华大基因研究院打造的全球最大海洋基因库,已存储海洋生物样本资源10万余份,海洋生物基因测序能力居全球第一位,对全球贡献度达到28%,占中国贡献度的49%。
在未来网络领域,青岛在光通信芯片与模块、载波通信、通信芯片设计、通信与网络测试仪器、移动终端等领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青岛集聚了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鼎信通讯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卞成说。
在类脑智能领域,青岛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算力基础等类脑智能相关领域拥有较好基础,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视觉算法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在自动驾驶、增强现实、面部识别、医疗影像分析、智能语音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在量子信息领域,青岛在海洋量子通信、光电子器件、量子计算领域已具有一定的应用基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开展了海洋环境和生态监测领域的量子传感研究,建立了国内最早的海洋激光雷达系统,成功实现利用冷原子时钟进行海洋测量的关键技术攻关和初步应用,为青岛未来量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随着游客满意度和复游率持续提升,景区旅游经济迅速增加,气象资源变成了景区的“美丽经济”。据了解,崂山风景区 2023年接待游客542万人次...[详细]
青岛造巨型“海葵一号”现身南海!5月22日上午,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历经10天,经过1...[详细]
近日,国内首台甲醇双燃料低速机在青岛交付,标志着我国甲醇双燃料低速机实现零的突破。[详细]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安排,2024年5月22日至28日是第二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详细]
超级货站距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仅500米、距青岛胶东国际机场55公里,可实现青岛空港-海港运输体系的无缝衔接。[详细]
山东路-鞍山路东北象限连接匝道位于杭鞍高架路和山东路交汇处东北象限,将于2024年5月22日正式通车,其开通对改善山东路鞍山路节点交通拥堵...[详细]
该项目于2019年立项,由黄海所牵头,联合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10家单位共同实施。该项目综合绩效刚刚被中国农...[详细]
青春当先开新局 青港拖1:全国首艘油电混合智能拖轮 船员“蓝领”变“白领”
青春当先开新局 青港拖1:全国首艘油电混合智能拖轮 船员“蓝领”变“白领”
“菜园子”劳作体验、浪费饭菜上“黑榜”……杜绝舌尖浪费青岛企业“出大招”
青岛地铁6号线年青岛再迎高规格田径赛事!全国田径大奖赛5月13日国信体育场开赛
以“投资青岛·共赢未来”为主题 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招商推介会举行